台媒关注大陆青年写繁体字:物质发展后的反省
台媒称,中国大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推行简体字,近年来茶艺课、书法课受到欢迎,还有些人会刻意写繁体字。有民众表示,这是对社会太追求物质发展后的反省。
据台湾“中央社”网站12月19日报道,上海一名小学老师沈文华称,她和在报社当编辑的先生平时会尽量写繁体字,而且用钢笔代替圆珠笔。她曾一度无法理解为何要将汉字简化,但后来能体谅这是为了“有助于普及识字教育”。
据她观察,20到30岁的年轻人里,也有这样“复古”的文化圈,有意识通过书写拉进与传统文化的距离,这样的人群虽然不多,但正在增加。
上海渡口书店老板高路近来开设了“在汉字的王国”的书法课,不同行业的上班族利用业余时间,每周一次聚集写书法,也就是写繁体字。
高路说,汉字是传统文化的钥匙,可以连结到字的来源、诗歌和审美等,非常重要,所以她想出一个办法:让大家写字,通过参与书写,一个人就投入了精神世界。
她说,古体诗歌的简约“非常厉害”,像“床前明月光”这样简单的句子,即使已经被说烂了,反复读仍有无穷的味道。
她认为,现代人的生活和传统文化隔绝,其实很可惜。“现代人的生活很窄,就是手机,和一切都有隔膜”,而人的能力应当是掌握工具,“用手机调动大脑的部分太少”。
报道称,如果写书法的活动让人与“知识分子”相识,那么,与喝茶相关的活动或许让多数人觉得更为亲切。
来自台湾的郭亚珊在上海教茶道已经第7年,就她观察,7年来,上海地区的茶工作室和饮茶会所大概增加了20倍以上。
报道称,跟她学习茶道的学生平均年龄约35岁。郭亚珊说,学茶道的理由主要是“想充实内在,寻找安定的力量”;也有人因为真正爱喝茶,而享受茶道的过程。
甚至有旅居德国的大陆人回国时就跟她学茶道,再介绍给外国朋友,“很有自己文化的光荣感”。
外界认为,大陆高调纪念孔子带动了重视传统。沈文华则说,民间对传统文化的看重,是“当物质发展后,人必然会去想文化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