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低龄化成普遍现象 中国有1800万网民不到10岁
五六岁的小娃娃,怀里抱着手机,指尖熟练地在屏幕上滑动,“西瓜”切得飞快;一吃完饭,就蹭到电脑前,打开视频网站,边看“光头强”边哈哈大笑;晚上总得听一集《晚安小绵羊》,否则就闹腾着不愿睡觉……这样的场景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变得司空见惯。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网民总数已达6.88亿,19岁以下网民占全体网民的24.1%,其中年龄低于10岁的网民超过1800万。“小网虫”越来越多,怎样趋利避害,引导儿童安全上网?如何抵御侵害,构建安全网络环境?这些值得关注。
“孩子是从几岁开始接触网络的?”
湖北武汉的秦女士想了想说:“应该是两三岁吧。孩子一哭闹,怎么哄都哄不好,我就给孩子看手机上的图片和动画,孩子立马就安静下来了。久而久之,我就习惯用这样的方式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了。但我发现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方式,现在孩子每天都想看动画片,不给他看还耍脾气,真是令人头疼。”
在中国,像这样的“小网虫”已成为互联网大军的重要成员。不久前,腾讯公司发布了《儿童安全上网指引报告》,数据显示,90%的中国儿童(指18岁以下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互联网,其中城市儿童触网率近95%。儿童首次触网年龄也越来越小,报告指出,56%的儿童初次上网年龄低于5岁。
“今天是一个互联网时代,儿童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互联网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是真正的‘网络原住民’。”“青年之声”青少年成长服务联盟专家孙宏艳说,“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家长用小游戏逗孩子玩,给孩子拍小视频,甚至有些母亲一手给孩子喂奶,一手还拿着手机刷朋友圈。环境如此,孩子不可避免地耳濡目染,因此,上网低龄化也是正常现象。可以预测,网络进入儿童生活世界的时间将越来越早,程度将越来越深,网络必然成为影响儿童生活的重要力量。”
网络风险往往更隐蔽
提起孩子玩手机玩电脑,安徽省合肥市天鹅湖小区的宋先生就一肚子气。“孩子一玩起游戏就停不下来,还把眼睛弄近视了。”宋先生叹了一口气,“网络中的不良信息真是让人防不胜防。”山东省枣庄市的袁先生经常被网站上的意外弹窗吓一跳:“浏览新闻的时候,看着看着突然就蹦出一个对话框或者小视频,内容很多都是不健康的。作为家长,我很担忧,如果孩子看到这样的信息,会不会因为好奇点进去观看呢?”
儿童上网面临许多风险。在腾讯发起的“儿童网络保护大调查”中,网络诈骗、不良信息、网络欺凌成为孩子在上网过程中遭遇的三大危险,其中网络诈骗比例最高,占61%。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6年最新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中国高中生遭受网络侵权的现象非常突出。47.2%的高中生有过网络密码被盗的经历,42.3%在网上收到过虚假的付款要求,17.0%网上购物曾被欺骗。此外,在网上被威胁恐吓的有7.5%,个人照片或视频在网上被恶意传播的有7%,在网上遭到过团伙欺负的有5%。
网络诈骗和盗号易导致财产风险;长期关注不良信息易诱发违法犯罪;网络欺凌和骚扰易造成心理伤害……而相比于日常生活中的风险而言,网络风险因为脱离学校和家庭的视线,所以往往更加隐蔽,更容易导致严重后果。
家长无需谈网色变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使用网络的频率越来越高,使用网络的目的也会发生变化。《儿童安全上网指引报告》显示,对于8岁以下低学龄和学龄前儿童来说,看视频、玩游戏、听故事等娱乐是上网的主要目的;而对于高年级小学生和初中生,玩游戏和写作业占据了他们的大部分上网时间。
儿童上网到底好不好?调查数据显示,在成人受访者中,认为儿童使用网络利大于弊的占26%,认为弊大于利的占34%,其余则认为不好说。77.4%家长会对儿童使用网络进行正面干预或者引导,总体上家长对孩子的上网安全比较关注。
“套用一句老话,互联网确实是一把‘双刃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赵霞说,“家长对儿童上网的忧虑表现在很多方面。首先是对健康的影响,担心屏幕阅读影响儿童视力,久坐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其次是对学习认知的影响,担心上网容易造成儿童学习分心、抽象思维减损等;三是对行为的影响,担心儿童接触不良信息,模仿不良行为;第四是对性格的影响,担心儿童缺少社会互动,人际交往能力降低,等等。这些担忧不无道理,但家长也无需‘谈网色变’。毕竟网络的便利与共享,给儿童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交友方式。上网是儿童从小就应该掌握的重要能力。”
营造网络安全环境
如何规避儿童上网风险?腾讯联合科普中国推出的《数字小公民安全成长指南》建议,青少年不要随意透露个人隐私和关键信息,不要轻信网络上的各类“免费午餐”,不要理睬不良信息,不要随意打开奇怪的链接或陌生人发来的邮件,不要单独与陌生网友见面。另外,一旦发现不妥之处,需第一时间和父母商量。
网络是一个公共场所,让网络安全意识落地生根、让网络空间环境风清气正,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培养必须的媒介信息素养,家长应负起第一责任。专家建议“疏而不堵”,适度上网,根据孩子年龄段选择合适的数字产品。
“有的家长认为我自己不上网,家里不接网、不用电脑,这样孩子就安全了。但我们的调查发现,家长越是拒绝网络,孩子上网成瘾的比例越高。”孙宏艳说,“家长也要懂得网络、接纳网络,与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对于学校来说,网络安全教育应成为课程之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的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安全意识调查发现,接受过网络安全教育的中国高中生在四个国家中最少,仅有六成。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蒋承认为,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应着眼于提升学生全面的信息素养,强化网络安全教育,帮助儿童认识到身边存在的网络安全威胁,提高个体的防范意识。
加强网络环境治理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谢永江说:“政府应进一步规范网络运营,实行科学的信息分级制度,制定行业标准,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完善依法监管措施,有效化解网络风险。”
此外,互联网企业也应加强行业自律,营造安全网络环境。腾讯信息安全执行委员会主任杨鹏表示,互联网公司应对各类网络不良信息进行主动防控,使儿童能够正确、适度地进行网上娱乐。比如,对未成年人使用率高的网络娱乐、游戏产品进行针对性的特别保护设计,设置防沉迷机制,对可能危害儿童的信息加强防范和过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