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武媚娘传奇》里活下来?毒药篇详细解说
最近热播的“大头娘娘和小头皇帝”——《武媚娘传奇》中,涌现出不少遭下毒谋害、鲜血迸流的官斗牺牲品。剧中这些人的毒发时间和中毒表现也各不相同。
这些毒药真的存在吗?被下毒后到底是什么样?不妨来八一八历史上那些真真假假的传奇毒物。
什么是毒药?
毒物几乎与七千年的人类文明同寿,从一开始的天然动植物到化合物,从谋杀到治病,毒物在文明历程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人类在毒物上花样翻新的创造层出不穷,以至于罗马时代所记录的毒物已有近千种。我国早在东周时即有将五色毒(汞、砷、皂钒或胆矾、磁石,另一种未知)用于杀伐的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在古汉语里毒物并不等于“毒药”,古代中国的毒药既指一些针对性强、药力刚猛的药,也指一些口味难以忍受而有毒性的真正有毒植物,只有“饮药”才指各类药剂或毒化物。
早在战国时期的典籍中虽已明确提到“药之物恒多毒”,但通常仅将其毒性作为副作用,以“大、中、小”含混提及,直到1247年宋慈首先较为系统的对多种毒物中毒现象进行了描述,后世的李时珍将40多种剧毒物刻意归为一类,说明此时已对“毒药”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而在欧洲,1541年随着法医毒理学的概念被提出,毒物被规范为化学物的特指,此外当时的医生也认为一切物质都是毒物,没有物质是无毒的。区分它们的唯一标准只有剂量。
中国古代的毒物,通常以金属毒物(汞、砷、重金属盐类等),有毒植物(乌头、钩吻、毒瘴等),有毒动物(毒蛇、鱼胆、蜂毒等)三类为主。
作用机制包括引起器官病理损害的毁坏类,阻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神经类,以及引起血液变化的血液类毒物三种。有时是单一作用,但更多是多类型联合作用,只不过联合用药不见得总是1+1>2,断肠草和情花毒的故事虽然不靠谱,但其背后一种毒物干扰另一种毒物,使其毒性降低或失效的原理却是真实存在的,医学上称为拮抗现象。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有毒植物,其他类型毒药请期待下篇。
中毒后“七窍流血”而亡可能吗?
以植物来说这种可能极小,而且出血往往以口、鼻、下阴、肛门(便血)为主。事实上“七窍流血”这个词可能最早见于元朝小说,但当时的医学著作中,并未见此词用于中毒症状的描述。
后世小说常用它形容中毒的惨状,有可能源于《洗冤集录》中:“凡服毒死者……口、眼、耳、鼻间有血出”,其实这只是一个开篇概括,并未在此处区分不同的状况,后世读来便以为是七窍同时流血了。
更加出名的“七窍流血”可能来自《水浒传》。虽然它写的是宋朝故事,但成书于明朝,诸多日常细节(比如拿银子买东西)都是反映明朝状况,有此描写也并不奇怪。
书中武大郎被毒杀时,潘金莲意识到七窍流血可能暴露,所以有一个情节是把武大郎流出来的血擦掉,不过残留的“隐隐血迹”还是成了促使武松复仇的线索之一。
而现实中的毒药,症状几乎都没这么明显,毕竟毒药之所以长盛不衰,便捷廉价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中毒后机体往往呈现出某些疾病的状态,在缺乏宋慈建立的系统验尸观念及技术前往往难以和真正的疾病区分,杀人于无形,十分具有隐蔽性。
要都这么哗啦啦的流血,还怎么玩啊?
剧中本想杀害武媚娘的郑婕妤遭人暗算误饮了毒酒“七窍出血”中毒而死
宫廷中毒之饮酒
在剧中第一个“七窍流血”挂掉的婕妤郑婉茹,就是用鸳鸯鸩壶喝酒把自己坑死了。人们对唐人形象最生动的回忆,恐怕莫过于“李白斗酒诗百篇”,“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诗句了。
唐制一斗酒差不多等于现代5升装的啤酒桶,“李大仙”改名“李大桶”还比较贴切一点。
古人这么能喝,除了腰带质量过关,与当时的酿酒技艺也不无关系。简单地说,古人说的“浊酒”就是现代的醪糟汁(江米甜酒)。
由于古代卫生条件有限,酿造出来的酒从次到好呈绿、红、黄、琥珀四色,口味则从酸苦到微甜。讲究的阔佬会过滤,洒脱的文(qióng)人,比如白居易的“黄醅绿醑迎冬熟”,指的就是未过滤的黄酒和青酒。
与汉人水煮不同,唐人会放到火上烧至沸腾来杀菌,这个步骤叫烧春。这样做出来的酒口味甜而度数低,甚至不如葡萄酒,因此李大桶等人“会须一饮三百杯”与其说在拼肝,不如说是拼膀胱。
只是郑小姐倒出来的酒是透明色,通常是最次的绿酒过滤后所接近的颜色,堂堂皇家喝这个寒碜不说,对下毒的无色无味也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剧中,中毒者喝的酒,在蒸馏法引入中国前,这种酒色其实是不存在的
说完酒,再来说说这“金樽”,鸳鸯鸩壶。
首先鸳鸯壶确实存在——用他的人绝对不想有个毒字在里面。最早可能存于战国,最晚于西汉即已有记载。
由于未有实物出土,原理不详,现代艺人在2010年利用负压原理成功复制,只要按住握把上的气孔即可倒出两种不同的液体。
剧中所用的藏有机关的鸳鸯鸠壶,拨动壶把上的机关就可以倒出有毒没毒两种酒了
至于鸩,一说为神话或已灭绝的某种古兽,一说为大冠鹫(Spilornis cheela)——背颈部大而显著的黑羽,捕食蛇蝎等毒虫,栖居于树冠都符合书中对鸩的描述,且在我国分布广泛。
考虑到射鸩做毒和鸩酒的说法从古至今,从南到北都有记载,所以有可能就是它的羽毛——只不过人家根本没有毒。
此外还有一种推测,古代羽毛常用于装饰和日常用品,既不起眼,也可以随手扔掉避祸,所以鸩毒可能是指携带毒药的方式,利用某些禽类——在唐朝可能是随处可见的家鹅——羽毛的中空结构吸取毒液,然后浸泡在酒中使用。
但这种说法缺乏考古证据支持,所以鸩可能只是致命毒的代称罢了。
《武媚娘传奇》中,郑小姐暴毙后,戴青(实为戴胄)说这是来自漠北的黥毒,中者立毙。黥毒本身不可考,问题是剧中一开始说饮后三天必死,何以突然变暴毙?
如果选择无视编剧的神经大条,根据死者生前头晕、狂躁(忽略剧情因素)、口唇干燥、面色苍白、喷射性呕吐(剧中为喷血)等症状,最有可能的候补毒物就是金粟兰科的及已(Chloranthus serratus)及其同科同属的部分其他植物。
及已,多年生草本,生长于阴湿树林中,分布江苏、安徽、湖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及已一般做外用药,用于跌打损伤的治疗,在唐朝的《新修本草》(中国首部具有法律效力的药学专著,《武》剧中吃蟹死了那位李淳风也参与了编纂)中首次记载其毒性,一般通过大剂量或多次服用,及骨折等开放性创口大量外敷中毒。
有记载服下8小时左右发作,也有用根部榨汁混黄酒吞服后立即发作的案例,但通常在吞服或外敷后2天左右死亡,较符合剧中描述,而且榨汁混入原本应是绿色,偏酸苦口味的“清酒”中也不易察觉。
及已的靶器官为肝脏,吞服后会引起黄疸,对肝肾造成严重损害的同时也会对胃部造成强烈刺激,死后尸检可见重度中毒性肝坏死,皮肤及器官会广泛出血,在这种情况下别说七窍,用宋慈所说“百窍溃血”才比较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