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风向标

湖北黄冈中学辉煌不再新闻

栏目

媒体:湖北黄冈中学辉煌不再 近14年未出省状元

newtype2001 2023-06-13 08:27:11

湖北黄冈中学曾被誉为高中教育“神话”,高升学率、高获奖率给这座位于鄂东大别山区的城市带来无尽的荣耀。上世纪90年代,黄冈中学老校区150亩的校园成为热门旅游景点,无数人前来取经。

但随着高考改革、新课标改革,奥赛与高考脱钩、高考试卷分省命题等政策的相继出台,黄冈中学的优势渐失。同时,经济发达地区教育后来居上,学校抢走优质生源,以及市场经济在教育领域的渗透,无数优质师资力量被挖走……荣耀了近30年的黄冈中学,逐渐走下“神坛”,并开始正视改革浪潮下的“没落”:1999年后再未出过省状元,2007年以后,再也没有拿到过国际奥赛奖牌,截止到2013年的近十年,黄冈文理科600分以上的有8503人,仅占全省12.1%,与人口比大致持平。

另一组数据是,近14年来,湖北省高考状元产地统计中,28个文理科状元,其中武汉8个,襄阳7个,荆州4个,黄冈仅1个。

“有时候,黄冈市的文理科状元,也并非出自黄冈中学。”当地一位研究黄冈中学多年的教授称,如今的黄冈中学仍是当地最好的学校,升学率并不低,只是已无法与其昔日的辉煌同日而语。

A

辉煌黄高

去年6月23日,黄冈中学公布2014年高考成绩:普通文科600分以上人数9人,普通理科600分以上人数212人;普通文理科过一本线共计869人,其中理科690人,文科179人;占烁同学以616分夺得黄冈市文科第一名,黄冈市文科前十名,黄冈中学占5名;北大清华录取人数预计可达到11人。

在2013年,黄冈中学一本过线794人,理科600分以上131人,文科600分以上人数6人,算上8个保送生,清华北大的录取人数超过16人。

这些看似不错的数据,并未打消人们对“黄冈神话”不再的看法,有内部人士甚至称“再恢复往日辉煌,太困难”。

黄冈师范学院教授袁小鹏研究黄冈中学多年,他还专门出了《黄冈中学神话解读》一书。袁小鹏介绍,“黄冈神话”始于1979年,当时高考制度恢复不久,黄冈中学在全地区择优选拔了23名学生组成“尖子班”,高考成绩让人惊诧:所有学生全部考入重点大学,并囊括了当年湖北省总分第一、二、三、五和第六名,仅失第四名。

这样的成绩在当时引起全省轰动,甚至有省内其他兄弟学校怀疑黄冈中学作弊,并向上告状。

1980年,黄冈中学再次拿到全省第一,“黄冈神话”的称号不胫而走。高考成绩的鼎盛时期出现在1986年,当年黄冈中学高考升学309人,升学率达91.4%,600分以上高分者达30人,占全省1/9,且囊括理科第一、二名,文科第一名。

一座位于鄂东大别山区,经济并不发达的城市,有这样高的升学率,引来全国无数学校前来学习交流,占地150亩的黄冈中学老校区成了热门旅游景点。

袁小鹏总结,黄冈中学的模式就是“学生苦读、老师苦教、家长苦帮”,从政府到普通老百姓,无人不重视教育。如今全国闻名的河北衡水中学,走的就是几十年前黄冈中学的路。

现任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曾总结,黄冈中学三大法宝:高考、奥赛和教辅材料。除去高升学率,奥赛为黄冈中学斩获荣誉无数。

资料显示,1986年,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国际奥赛,来自黄冈中学的林强就获得数学竞赛铜牌。4年后的1990年,奥赛首次在中国举办,中国队6名选手中,来自黄冈中学的两名选手王崧、库超分获金银牌。到2007年为止,黄冈中学的学生获得11金5银2铜共18块国际奥赛奖牌。

教育部在2001年出台了保送政策,在中学生奥赛全国决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和省赛区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可以获得保送资格。奥赛似乎成为黄冈中学的学生通往北大、清华最直接也是最便捷的通道。

也是在这一年,黄冈中学29人因在奥赛上取得优异成绩被保送,其中15人进入北大清华,10人进入冬令营。在2006年以前,黄冈中学每年因奥赛获奖而保送的学生基本都在25人以上,最多时有三四十人。

奥赛帮很多黄冈中学尖子生打开通往名校的大门。如今,在黄冈中学的网站上,仍挂有历届奥赛之星的照片,见证着当年的荣耀。

B

优势渐失

荣耀了近30年,让众多家长和学生挤破头都想进的黄冈中学在高考改革、新课标改革、奥赛与高考脱钩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优势,一度被认为“神话不再”。

据统计,1999年后,黄冈中学再未出现过省状元,2007年后,也再未在国际奥赛上拿过奖。

袁小鹏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黄冈中学在高考和奥赛上起步早,优先占领了制高点。但是近些年来,伴随国家一系列的改革、市场经济发展,以及对人才提出新要求,黄冈中学开始走下坡路。

“以前高考是全国统一命题,全国所有省份一张卷子。在全国卷时代,题目怎么出都会受到黄冈中学的影响。”袁小鹏称,黄冈中学的老师对高考动向的把握是最清醒的,甚至具有话语权,不少老师担任过出题人和阅卷老师。

改变发生在2002年,这一年高考制度进行改革,为了让各地的高考能够结合当地实际,教育部推动各地自主命题,黄冈中学不再是标杆,黄冈中学在全国中学中的地位发生动摇。

而进一步挤压黄冈中学生存空间的是随之而来的“新课标”改革,2004年之后,全国各省开始分批试点新课程标准改革,但黄冈中学所在的湖北省并不在首批试点名单中,这让黄冈中学的应试优势变成了劣势。

2009年,湖北省作为第六批省份进入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此前全国共有5批19个省份先后开始课程改革。

“这标志着黄冈中学的话语权几乎消失。”袁小鹏说,以前都是别人来黄冈中学学经验,现在是黄冈中学去请人家来介绍新课标改革经验。

让黄冈人引以为傲的奥赛,也开始与高考脱钩。根据教育部的规定,从2014年起,毕业的高中生获得全国或省级奥赛奖项,将不再具备高考保送资格。

2013年最后一届具备保送资格的学生中,黄冈中学17人被保送,其中8人被保送北大清华,4人进入全国冬令营。

C

负债并发症

袁小鹏将搬新校区看做黄冈中学开始走下坡路的标志性事件。

2004年,黄冈中学从位于市区的老校区搬入了位于开发区的新校区,新校区比老校区的占地面积大好几倍。因为建设新校区,学校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新校区共投入3.5亿元,学校因此背上了1亿多元的债务,每年的利息在600万元以上,收入只能勉强还利息,无力偿还本金。

“近几年,在政府的帮助下,黄冈中学才还清了债务。”袁小鹏表示,规模扩张所带来的是,学校扩大招生,参差不齐的生源稀释了优质生源。彼时在任校长提出“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这在袁小鹏看来,是非常错误的,黄冈中学就该集中最优秀的生源,走精英教育的路线。

如今的衡水中学,同黄冈中学一样位于一个经济落后的地区,为何该学校的升学率已连续15年蝉联河北所有高中的冠军。袁小鹏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这就是衡水中学与黄冈中学的不同之处,衡水中学是良性循环,通过高升学率吸引优质生源前来就学,生源质量有保证,但是黄冈中学却是在人为扩招。因此而来的不良后果也在显现,升学率受到影响,进名校学生减少,黄冈中学在争抢优质生源时也背腹受敌。

一方面,各县一中截留生源,尽管前几十名能获得黄冈中学的录取资格,但近年来,这些学生中的一部分选择不去黄冈中学,而是在县一中读书。

另一方面的压力来自武汉的几所“超级中学”,华师一附中、武汉二中等学校也来抢生源。“他们能给出很优厚的条件,如减免学费,有的学校甚至答应给贫困学生的父母在校内安排工作。但黄冈中学没有这个经济实力,做不到这些。”袁小鹏说,黄冈离武汉很近,不到百公里的距离,很多学生也会选择去武汉上学。

黄冈市前任教育局局长王建学曾统计,黄冈每年流失到外地的优质学生数量,少则一两百人,多则三四百人,又因为距离武汉比较近,优质生源流失数量要高于距离武汉较远的襄阳、宜昌等地。

负债的并发症,不仅仅只有优质生源的流失,还有优质师资力量的流失。黄冈经济发展在湖北排在倒数几位,在新校区建设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黄冈中学老师的工资几乎未涨,不少老师被武汉等地的学校以高酬劳挖走,还有不少老师出走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并成为当地学校的骨干老师。“只要听说是黄冈中学出来的老师,都很受欢迎,且待遇远高于黄冈中学。”黄冈当地一位退休老师称。

袁小鹏记得,他认识的一位奥赛教练,被武汉的一所中学挖走,开出的条件除了一套房子外,还有更优厚的工资。

“说白了就是缺钱。”黄冈市政府内部人士介绍,黄冈市从政府领导到老百姓都很重视教育,但是黄冈的GDP一直处于湖北省下游水平,谁拿得出那么多钱来留住学生,留住老师,哪来的钱在教学设备上投入更多呢?如何与大城市的名校竞争呢?

省会重点中学因为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师资力量、交通、国家财政投入等,就能将县级中学抛在后面,优秀师资力量和生源都不断流向大城市,形成一个循环。“这也许才是黄冈中学逐渐走下神坛最根本的原因。”上述政府人士称。

相关文章

图文推荐

猜你喜欢

  • 黄冈

  • 湖北

  • 状元

  • 辉煌

黄冈[共2款]更多>>

湖北[共56款]更多>>

状元[共252款]更多>>

辉煌[共110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