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平均气温上升3摄氏度会怎么样?上海大阪被淹
气候变暖在最近几年似乎很少提及,近日英国《卫报》新的研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气温继续上升,全球许多重要沿海城市将会被淹没。
英国《卫报》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全球气温升高将导致不可逆转的海平面上升。气温升高3℃,上海和迈阿密等沿海大都会将被淹没,数亿人口受到影响。
如果联合国不久前发出的警告成真,全球气温继续上升3℃,上升的海平面将淹没大量沿海城市,全球数以亿计的居民受到影响。
联合国本周发出警告,著名的海滩、商业区和大片农田将在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面前面临威胁。除非各国减少碳排放量,否则这一预言绝非危言耸听。
《卫报》记者从气候中心的都科学家那里得到数据,经过研究发现,全球气温上升3℃,将使海平面不可逆地升高大概两米。上海、亚历山大港、里约和大阪这些沿海城市受影响最大。迈阿密将被淹没,美国佛罗里达州1/3也将沉入水下。
《卫报》同时也发现,当地对未来的筹备与防范措施令人担忧。在可能受影响最大的六个沿海地区,政府规划者对危机疏于防备,某些地区更是什么也没做。
下周,世界各方代表将在德国波恩举行最新一轮的气候谈判,届时与会人员预计将会表态努力监督、补贴并推动各国的减排承诺,从而将气温升幅限制在1.5℃至2℃之间的安全范围。这也是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与会各国在2015年达成的目标。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说法,目前改革的进展还十分缓慢。在本周二公布的年度排放差距报告中,规划署表示各国政府的承诺的减排量仅为所需的1/3。报告称,剩下2/3的空白由非国家机构,比如城市、企业和公民来填补。报告同时警告,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至少3℃。
联合国环境部长埃里克·索尔海姆(Eric Solheim)表示,巴黎协议生效以来一年时间的进展远远不够。“我们仍然处于这样一个凄惨境地,我们的所作所为还不足以挽救成千上万人免于未来的厄运。”
(气温上升3℃,迈阿密的大部分将被淹没。图:Nickolay Lamm/Courtesy Climate Central)
大自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也在减弱。本周一,世界气象组织表示,过去一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以创纪录的速度达到了百万分之403.3,地球上一次达到这个浓度还是300万至500万年钱的上新世时期。
气温升高带来更长的干旱,更猛烈的飓风和海平面上升,导致陆地海岸线的改变。根据冰盖和冰川融化的速度,这一过程会持续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剑桥大学斯科特极地研究所的科林·萨姆夏伊斯(Colin Summerhayes)表示,3℃的气温上升将让极地冰川以更快的速度融化,有可能导致海平面在2100年前上升2米。
至少有2.75亿城市居民生活在沿海地区,其中大多数聚集在亚洲沿海特大城市和工业中心,比如上海、深圳、曼谷和东京。
除非全球减排力度升级或者加强防洪基础设施建设,否则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的梅田和难波这些商业和娱乐区将沉入海底。由于实现减排目标遥遥无期,无奈的当地政府只得在第二条路上面投入更多精力。
“过往我们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导致全球变暖的源头上,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显示,气候变化不可避免,现在我们正在讨论如何应对将会出现的自然灾害。”大阪市政府环境局官员Toshikazu Nakaaki说道。
相比之下,迈阿密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只要全球气温上升2℃,这座海滨城市几乎将全部沉入海平面之下。当地政府动员选民在11月的投票中通过名为“Miami Forever”的计划,其中包括拨款1.92亿美元升级排水系统,升高道路和建造防洪堤坝。
在世界其它一些地方,可动用的资金较少,当地人的紧迫感也不强。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3℃的气温升高将永远改变这座城市的风光:著名的科帕卡巴纳沙滩、滨水区的机场和奥运场馆都将沉入海底。这个并不富裕的城市在应对危机上几乎毫无准备。在向巴西总统撰写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不在城市规划考虑范围之内”。
(里约坎德拉利亚教堂前的广场成为一片汪洋。)
非洲的埃及也同样面临气候变化的威胁。IPCC称,若海平面上升0.5米,亚历山大港的海滩将被海水淹没,除非采取预防措施,否则生活在尼罗河三角洲的800万人将失去家园。然而当地活动人士抱怨,政府认为气候变化的问题远在天边。“我恐怕这个问题不在政府的优先考虑之列。”亚历山大拯救行动组织领导人艾哈迈德·哈桑(Ahmed Hassan)说,该组织致力提高城市对气候变化的认识。
气候变化对经济和粮食也将产生影响。英国林肯郡是首当其害的地区之一,当地大规模的农田都将被海水淹没不复存在。
“我们意识到气候变化正在发生,或许比预期的更快,所以我们努力减缓变化的发生,保护人民和财产不受损害。我们无法阻止事情发生,但我们可以降低风险。”英国环境部战略与投资总监阿丽森·巴蒂斯特(Alison Baptiste)说。她表示,眼下的措施能够在中短期保护大多数社区。但50年之后的情况会变得更具挑战性。“如果气候变化的预测是准确的,我们不得不做出一些困难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