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按键消亡背后 是一段漫长的人机交互发展史
为什么这块屏幕按了没反应?
不到10岁的小女儿拿着Game Boy Color(GBC)问Chris Cohoon,GBC是1998年任天堂出品的彩屏掌上游戏机,著名的《精灵宝可梦:金/银》就是GBC上的游戏。
尽管GBC是一代经典,但对10后来说,游戏机没有触屏是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从小玩iPhone、iPad长大的她,对GBC屏幕下方的按键熟视无睹。
Chris Cohoon把这段视频传到了YouTube上,不到一周时间就吸引了超过260万次的点击。有网友在视频下面评论道:
“现在的小孩连按键是什么都不知道了,这世界到底怎么了?”
事实上,这只是半个世纪以来计算机交互形式变迁的一个缩影,也是一段实体按键的兴衰史。
鼠标与图形用户界面的起源
2007年,初代iPhone的发布会上,乔布斯曾这样说道:
“我们使用图形界面来显示所有用户想要的东西,使用鼠标作为指针设备。”
在触屏成为移动设备的主流操作之前,鼠标一直作为手指的替代品广泛存在于各种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简称GUI)当中。
图形用户界面和鼠标的发明,大大提升了计算机的使用效率,是现代计算机的基础构成要素——而这一切,最早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
1968年12月,43岁的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Douglas Engelbart)在旧金山计算机大会上,向全世界展示了他与斯坦福研究员们潜心钻研十年的在线系统NLS(oNLine System)。
这是一套利用鼠标、和弦键盘以及显示器来操作计算机的在线交互系统,在此之前,程序员主要通过穿孔卡和键盘来使用计算机,既低效又繁琐。
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道格拉斯演示了文本编辑、超链接以及视频会议等操作,鼠标能够极快地在屏幕上定位,大大地提升了计算机的交互效率。
这是计算机史上最早的人机交互演示,被誉为「演示之母」。
(道格拉斯演示NLS系统,图片来源:Computing History)
当时,打印机巨头施乐公司在看过演示之后,决定买下鼠标的专利,他们认为计算机处理文本效率的飞跃,很有可能影响到打印机的发展,因此决定把这项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1973年,施乐旗下的研究机构帕罗奥多研究中心(Xerox PARC)研发出了人类史上第一台个人电脑Xerox Alto,搭载了采用三键鼠标操作的图形用户界面,并且引入了「桌面比拟」(Desktop metaphor)的概念——文件和文件夹在计算机屏幕上排列,用户可以用鼠标随心所欲地点击打开所需要的文件。
不过,Xerox Alto并不是一个成熟商业化的产品,当时施乐对这样的计算机并不是很感兴趣。Xerox Alto的成本实在太过高昂,仅三键鼠标成本就高达300美元。因此Xerox Alto只生产出了数千台,捐赠给了少部分大学和研究机构。
(Xerox Alto,图片来源:Toasty 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