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炸天!外媒曝科学家又观测到地外科技“戴森球”
去年引起轰动的塔比星疑似戴森球结构,现在又开始出现了。美国亚利桑那州费尔本天文台证实,目前,塔比星的光度在短短几天内已突然变暗3%,与此前它曾发生的光变事件一样,无法用普通的恒星行为来解释。科学家已呼吁全世界的望远镜尽快把镜头转向塔比星,希望用更多的数据来揭示塔比星光变背后的秘密。
截至本篇发稿时,KIC 8462852已经发现新的光度下降,大约变暗了3%。
塔比星距离地球1480光年,直径是太阳的1.6倍,质量是太阳的1.2倍,是天鹅座的一颗普通恒星。自2011年起,科学家们已数次观察到它的亮度大幅度衰减。2015年,塔比星亮度异常波动更是成了轰动一时的大新闻。
事情起源于美国耶鲁大学天文学家、外号“塔比”的塔贝莎·博亚吉安(Tabetha Boyajian)的发现,她观察到这颗标号为KIC 8462852的恒星出现过大规模光强衰减,此后,这颗由开普勒空间望远镜监测到的恒星就受到天文学界和爱好者的“追捧”,被称为“塔比星”。
塔比星会忽暗忽亮,仿佛被笼罩在弥散的物体中。有人推测是彗星碎片,也可能是外星种族利用技术构造“戴森球”,就像这样:
啊,拿错图了……应该是这个
开普勒望远镜记录了这颗恒星怪异的亮度变化:它的光变曲线上有凹坑,但并非周期性出现。有些凹坑很深,有一个深达15%,还有一个甚至深达22%!这种程度意味着不可能是行星经过恒星表面造成的。而食双星、恒星黑子、自转等已知因素引起的光强下降也只有2%左右。科学家们还排除了其他可能的解释,如巨大的尘云等。
上图为KIC8462852的奇特光变曲线,下图为正常的光变曲线
在排除了星际尘埃、彗星等解释后,科学家们不得不从戴森球结构上去解释了。
1964年,苏联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舍夫(Nikolai Kardashev)设想了外星文明的等级,通过掌握不同能量控制技术进行文明等级的划分。
类型I:行星系文明,该文明能够完全收集利用其所在行星的能源。
类型II:恒星系文明,该文明能够完全收集利用其所在恒星系统的能源。
类型III:星系文明,该文明能够完全收集利用其所在星系系统的能源。
显然,地球文明连I型文明都没有达到。
随后,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就提出了一个“球形能量源”的概念,即可以在一颗恒星周围建立起球形结构,获得最大化的恒星能量。这个超级能量壳体就是所谓的“戴森球”。这种巨大的结构将会辐射出红外线,并引起大幅度的光强衰减,从而被我们发现。
如果卡比星上有外星文明建造的戴森球,这个外星文明就达到了II类文明。
戴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