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速门只是表象 苹果盛世下的真危机其实是这些
苹果最近搞出来的“降速门”除了自己被迫道歉之外,又被众多媒体拿出来炒了又炒,外加友商也纷纷出来以澄清自身的方式趁机打脸,但其实苹果目前遭遇的危机还不止这些。
最近的苹果流年不利,刚刚过去的圣诞购物季,iPhone X被降价的iPhone7抢戏,有可能拖累明年Q1的数据,官方关于旧机变慢的神回复以及道歉都不能令人满意,再加上创新乏力的老梗,库克的苹果似乎正陷入无休止的争议。
一直以来,果黑都是一个有广泛社会基础的群体,主要来源是三个。
最活跃的当然是友商。
三星调侃苹果历史最为悠久,最近的Galaxy Note 8广告就虚拟了一位果粉的窘迫时刻,将历代iPhone从头到尾Diss了一遍,对三星来说,每发新机,先撩苹果几乎成了惯例,但中国手机厂商对苹果的心态就要复杂得多。
从雷军到黄章再到罗永浩,无一例外都是苹果的忠实门徒,他们对乔布斯的精神遗产保持着始终如一的尊敬,所以你能看到,2013年当群嘲苹果变成治正确时,雷军接受《新京报》采访反而坦诚,iPhone仍是目前最好的智能手机;当罗永浩戏称苹果为“巨型乡镇企业”时,也只是把锤子称为“全球第二好用的智能手机”。
这些大佬一边毫不留情的与库克掌舵的变味儿的苹果竞争,一边又幻想自己才是极简主义、工匠精神等乔布斯式思想的衣钵传人。
推波助澜的是舆论。
手机是互联网媒体关注的热点,从今年上半年今日头条的数据来看,有关苹果的资讯总量和阅读量都居首位,在所有手机品牌的总资讯量中占比最高,达到18.47%,在兴趣用户量的占比中,也以19.08%排名第一,这意味着苹果保持了极高的关注度。
这也决定了内容生产者会选择快速站队并输出情绪化的信息,以满足读者的需求,苹果相对封闭的企业文化、严苛而缺乏沟通的单方面管理措施,都助长了这一点。
落井下石的是看客。
尽管新增用户的速度低于安卓阵营,但iPhone拥有整个手机行业忠诚度最高的用户群体,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去年的数据是iPhone换机用户中有50.3%仍会留下,三星是10.46%,小米5.94%,华为5.43%,魅族5.33%。
苹果的黑点更多是来自于那些并非iPhone用户的人,大致有三类。
第一类当然是安卓粉,他们喜欢开放的系统,反对任何形式的封闭。
另一类是怀旧派,他们对于苹果弄残诺记,灭了MP4、PSP这些旧爱不能释怀,逢果必黑。
还有一些喜欢iPhone却囊中羞涩又无卖肾勇气的人,因爱生恨,爱到深处自然黑。
所以,苹果总是很倒霉!
一边被不是用户的人怼到天昏地暗,一边在不相干的友商活动上,又不断被拿来致敬或强行碰瓷,明明不在局中,却总是投射出巨大的心理阴影。
也许这就是苹果的夙命。
不过从长远看,真正危害苹果的,未必是外间的浮议,倒可能是苹果的自误。
1、过于自我而不走心的苹果范儿。
这从摇曳多姿的苹果式中文就可见一斑,比如“Retina 的大作,一款又一款”,“让妈妈开心的礼物,开了又开”这样的神句式,令语文老师有扔一本《辞海》过去的冲动。
像降速保护手机这样的措施,原本没什么槽点,完全可以通过正常的科普文释疑,股价的波澜不惊也证明了这一点,但傲娇的、高高在上的、冷漠刻板的苹果总有本事把任何一件小事变成自黑,再通过道歉升级为危机公关,不服不行。
2、从小众到大众是一条不归路。
乔布斯的苹果本质上是一个高度意念化的品牌,而不是人们熟稔的大众消费品。当年的苹果抓住了个人PC的历史机遇推出Macintosh,以2435美元的价格+128K内存、9英寸屏幕的配置横扫市场,虽然在与Winter阵营的历史性较量中败阵,却树立了专业用户的超级口碑,得以顽强存活。如今的Mac以7%的市场份额获取了PC行业60%的利润。这种情况在智能手机上得到复制,iPhone以13%的份额赚取了手机行业83%的利润。
苹果商业模式的核心不是占领大众消费市场,而是以明显高于行业单价的产品收割最顶端也最有价值的用户,但作为市值破万亿的科技公司,苹果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内外部压力,迫使它沿着出货量而不是利润的道路前进。
在刚刚过去的圣诞购物季,iPhone和iPad以44%的设备激活率成为最靓眼的品牌,三星只有26%,华为、小米、OPPO、VIVO都在个位数,但具体到机型数据上,iPhone 7份额最多达到15.1%,随后是iPhone 6的14.9%,新机iPhone X的14.7%,iPhone 8和iPhone 8 Plus分别是8.1%和8.7%。
对苹果来说,好消息是多年的消费惯性得到延续,仍然是全民节日的销量担当,坏消息是超额利润的高价新品第一次不再是主角。
3、不拼研发,只吃现成的。
苹果研发投入一向较少,按标普智汇的数据,高通研发投入约占营收的 23%,在科技公司中高居第一,脸谱达到20.5%,谷歌、微软、亚马逊也在10%以上。相比之下,苹果三星只占营收的4.6%,去年才首次超过100亿美元,而三星是140亿美元,华为也有10亿美元,占营收之比更高达14.65%。
之所如此有两个原因。
(1)苹果研发强调的是聚焦、实用和功利导向。
也就是说,苹果很少做基础研究,在研的都是能够与现有业务快速融合的技术。苹果在日本横滨的亚洲最大研发中心就主要关注材料科学、交通以及医疗健康;在以色理赫兹利亚的研发中心重点是储存空间、处理器以及通讯芯片;在加拿大渥太华的研发中心是汽车控制系统;印度海得拉巴研发中心是高精地图;法国格勒诺布尔研发中心是成像技术;苹果在苏州、上海市、深圳和北京新设立的四家研发中心,重点则是中国消费者能够感知的应用技术。
苹果历来不是靠技术革命推动产品创新的,在乔布斯时代就是如此,苹果依赖的是成熟稳定技术与封闭系统的优越体验的融合。
(2)注重以“购”代“研”。
iPhone的竞争力源于生态系统而不是硬件或技术创新,因此对苹果来说,动用270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直接获得产品和技术是比自主研发更有效的方式。
自2013年以来,苹果收购了55家公司,其中11家披露了交易金额的公司就高达55亿美元,5年来保持着每年收购8-13家公司的速度。在2014年的加州Cupertino大会上,库克信誓旦旦向股东们保证苹果仍是一家创新公司,其主要论据就是16个月内创纪录的收购了23家公司。
以购代研的副作用是苹果收购的技术门槛越来越低,有时仅仅是为了填充生态系统中的某项短板就一掷千金。比如不久前对音乐发现平台Shazam的收购。
4、营收和生态过度依赖iPhone。
2015年,苹果营收是2340亿美元,其中iPhone贡献达到65%,今年的情况也不会有多大改变,iPhone营收仍会达到63.1%的比例。
苹果不像安卓系统有大量厂商助阵,在iPad式微,手表等产品存在感薄弱的情况下,对iPhone的依赖有增无减。IOS生态的活力来自于大量的不断激活设备的支持,IOS用户每月在应用市场花费15.24美元,大大超过安卓的7美元,这使得大量开发者在安卓用户总规模超过iPhone时仍然愿意为IOS系统花费更多精力。
对苹果来说,只有两种变化是灾难性的。
(1)在线设备的绝对数量下降。
如果iPhone保有量下滑,定位趋向边缘和小众,生态系统活跃度不足,开发者逐渐离场,这才会削弱换机忠诚度之类的重要指标,形成恶性循环。
(2)廉价设备成为主流。
苹果从2013年iPhne 5c开始推动与主产品并行的廉价手机策略,影响了部分务实用户的选择,这在圣诞购物季上已有苗头。假定有一天,IOS和安卓系统用户的消费能力接近,对苹果也是致命打击。
其实观察iPhone的生命力有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看看今年的公司年会上,iPhone还是不是抢手货,往往嘴上说着不要,身体还是很诚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