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为何越来越少:大城市控制总量 过紧日子运维减员
因为连续4个月考核排名垫底,昆明将对对全市的ofo小黄车进行“代收代转代管”。
12月6日,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通报的“共享单车运营管理第4期考核情况通报”显示,ofo已经连续4个月在考核中排名倒数第一。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表示,有鉴于此,12月起,将不再对小黄车进行考核。同时,从12月6日起,城管部门将对全市小黄车进行“代收代转代管”,市、区监管部门将向社会公告,对于公告后60个工作日内仍不领回的小黄车,将按无主车辆作报废处置,相关损失由企业自行承担。
“目前我们运维的确少了很多。”一名刚从ofo某一线城市分公司离职的员工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并没有透露具体的降幅,“ofo现在的情况公众都已经很了解了,是比较困难,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一部分支出当然要砍掉不少。还有一个原因,冬天来了,共享单车骑行人数骤降,运维人数也得减少。”
针对目前各地都出现ofo车越来越少的现象, 该员工透露,首先各地都在控制总量,比如,西安的共享单车总量从高峰时的70万辆降到了现在的50万辆;上海高峰时期有120万辆,现在估计在八九十万辆左右。
“共享单车投放出去,就像撒出去一把珠子,用户都是往郊区方向骑行,所以要保证市区随时有车,就需要运维这双无形的手把车子归拢起来,但ofo现在运维少了, 所以大家在市中心看到的车就越来越少了。”该ofo离职员工透露,还有很多车子自然损耗,以及各地扣押,大家看到的所谓的共享单车“坟场”都会导致车越来越少。
与此同时,ofo也在降低办公等方面的支出。
前述ofo离职员工表示,“运维这一部分支出都在降低,其他方面也在开源节流。我刚来ofo时对公司第一感觉就是有钱,但是现在今非昔比了。”
ofo在多地的办公地址被曝从中心区域搬出。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因为登门采访的媒体过多,以及近期开始因为押金问题有用户上门的情况出现,ofo在个别城市还因为物业以及当地监管部门的建议,而换了办公地点。
相比昆明,ofo在另外几个城市运营还算稳定。
11月28日,成都市公布了10月的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考核排名:青桔单车(91.831分)、ofo小黄车(89.897分)、哈啰单车(89.609分)、摩拜单车(89.605分);12月3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发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深圳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运营服务考核结果:摩拜单车以66.19分连续三次位列第一,ofo以53.53分排名第二;此前的10月底,广州市交委公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广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服务质量考核评价结果,摩拜得分为70.29分,ofo得分为68.87分,相较于前两个季度刚过及格线,两个企业的总分都有所提升。
“如果ofo倒闭,是各方皆输的结果,不管是投资人,还是供应商,或者用户。”一名共享单车行业内人士分析,“有报道说,部分ofo的供应商同意债转股,所以大家都是在一条船上。而如果局面继续恶化,不光是供应商和投资人,用户更加退押金无望。此前小鸣单车、酷骑单车、小蓝单车的问题就已经不了了之。"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目前ofo已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首先不同于摩拜、哈啰有美团和阿里输血,ofo自己探索商业化尝试的效果还不明显,进入冬季骑行人数骤减,公司进账也随之大幅减少,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运维跟不上、 退押金慢等情况,负面报道一出现,更加剧了用户的紧张心理,再迎来一波退押金的高潮,ofo的资金就更紧张了,“ofo现在一有风吹草动就受到极高的关注,跟PPmoney的合作刚上线,就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