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答题器 神武答题器公众号
韩信是西汉初年第一个被杀的功臣,他因何而死?因何成了第一个被杀对象
导言:
韩信以项羽帐下执戟卫士的低微身份,几年内登坛拜将,屡建奇勋,终至成为左右楚汉战争的一方诸候。蒯通以“略不世出”来赞誉这位叱吒风云的军事人物。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
韩信的军事才能令刘邦极度不安,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封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软禁于刘邦身边。
公元前196年,吕后和萧何诱韩信至长乐宫的钟室,以谋反罪名杀之。一代名将,死非其所,实堪哀伤。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五月,韩信派人修复刘邦进入汉中时烧毁的栈道,迷惑雍王章邯,自己却率军悄悄沿南郑故道东出陈仓,大败章邯军,一举拿下了关中地区,使刘邦得以还定三秦。
公元前205年,韩信引兵出函谷关,将兵锋逼至洛阳,韩王郑昌、殷王司马邛等项羽所属的封国,先后归降。然后便与齐赵联合共谋击楚,四月,大军就已进至楚都彭城。攻势之凌厉,令人赞叹。未想刘邦进入彭城后疏于防务,正在与齐军鏖战的项羽听说彭城失守,急率三万精骑星夜赶回,一战将刘邦击败。韩信闻讯即刻赶来收集溃败的部队,和刘邦在洛阳地区会师,又成功地进行了阻击战,在京县、索亭之间把楚军打得大败,使项羽西进的兵锋顿挫。
八月,刘邦封韩信为左丞相,韩信破魏。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九月,韩信又引兵东向阏与,活捉代相夏说,收复了代郡。这时,刘邦却命韩信急调其主力至荥阳加强该地守备,故韩信只带了万余部队东下井陉攻赵。韩信挥军趁势反击,大破二十万赵军,斩杀赵军统帅陈余,生擒赵王歇。接着,韩信用“上兵伐谋”办法降服了燕。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十一月,韩信又用重兵急袭的办法攻破了齐。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展开决战。刘邦以韩信为主将,统一指挥各路大军。项羽指挥十万楚军,从正面向汉军阵地猛攻。韩信采用典型的侧翼攻击战法,令汉军中军稍稍后退,避开楚军锐气,而将两翼展开,实行侧击,然后再令中军推进,一下子完成了合围。入夜,韩信令汉军四面唱起楚歌,终使楚军丧失斗志,被汉军一举聚歼于亥下。项羽眼见大势已去,自刎于乌江边。历时五年的楚汉战争以汉王刘邦取得天下而告终。
汉高祖十一年,淮阴侯韩信被诈诱至长乐宫钟室内,以谋反的罪名被斩杀,一代名将之星就此陨落。作为西汉开国第一功臣,韩信之死引得无数后人为其鸣不平,他之所以被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韩信功高盖主,封无可封。
纵观楚汉之争,汉军的胜利仗大多由韩信指挥的,刘邦连续封他为齐王,楚王,爵位已经封无可封了。自古人臣最忌讳“功高盖主”,刘邦又不是一个宽容的皇帝,所以建有“不赏之功”的韩信一直都是刘邦的心头大患。
2、韩信居功自傲,可以说是自取灭亡。
韩信自负功高,甚至拥兵与刘邦讨价还价。汉王四年,刘邦被项羽的军队围困在荥阳,要求韩信派兵救援,谁知韩信竟拥兵自重,要求刘邦封他为齐王。一年后,刘邦命令齐王韩信协助自己围攻项羽,韩信却迟迟不发布兵,刘邦最后只得将指挥权交给韩信,并赏赐大片土地。韩信的这些行为让刘邦大为恼火,在平定天下后立刻解除了韩信的军权,最后降为淮阴侯。
3、吕后为了巩固地位,杀一儆百。
如果说韩信被解除兵权后能安稳些,也许能有善终,但是韩信有个部将陈豨,也许是过于苦闷,有一次曾对陈豨说,若以后你谋反,定会助你一臂之力。后来陈豨果然谋反了,这时有人告变说韩信与叛军陈豨合谋造反。吕后采纳了萧何的计策,将韩信诱杀。其实吕后杀韩信也是为了震慑群臣,她不止杀了韩信,也杀了梁王彭越。通过大势杀戮开国功臣,吕后在朝廷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和实力,为日后专政埋下伏笔。
韩信不是第一个死的,但是他是必须死的。
韩信这个人的思想是跟不上时代的,他其实和霸王项羽是一种人。
当时是一个什么时代?是一个秦始皇已经建立了郡县制的时代,秦始皇为什么要建立郡县制呢?因为嬴政看到了之前的分封建制不行,既不利于国家统治,又容易产生内乱,春秋战国就是这么不明不白地打了那么多年,所以嬴政才要建立郡县制,从此以后就没有各种分封国了,税负国家统一收取,各郡县官员国家统一指派,这样就发生战争的几率就小多了,应该说这就是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社会制度,不过“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嬴政低估了六国后人的影响力,所以“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秦朝也就二世而亡了。
不过这并不证明郡县制不合适啊,当时的有识之士,比如刘邦比如萧何当然还有张良,都已经认同了郡县制。
而当时能力最强的两个人,战神项羽和兵仙韩信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还打算恢复封建制。
所以项羽号称霸王,却没有当皇帝,项羽心中就打算做一个齐桓晋文,他要维持天下秩序,谁不服就去揍谁。
而韩信呢,他从来没有认为过自己是谁的臣子,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士”,最后得到一块封地就可以了,他从来就没有认同过刘邦,他认为刘邦和自己是平等的。
戏说历史,我是游子dream。
引言
作为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一生取得的战绩无数,后人称其为“兵仙”,我们所熟知的典故“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形容的便是他。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神将,却未能善终,原因也是令人匪夷所思。
第一:功高震主又居功自傲
韩信自弃项羽而投刘邦后,又因中途未受重用选择逃离,才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佳话。也因为如此,成就了他一代战将的英名。擒魏、取代、破赵、胁燕、击齐,灭楚等等这些都是他丰功伟绩的写照。尤其是在他攻下齐国后,值逢楚霸王项羽将刘邦困于荥阳,在形式如此窘迫的情况下,韩信不但未出兵救急,反而书信于刘邦,让其立自己为代理齐王。刘邦看完此信后,勃然大怒,不过在部下张良及陈平的劝说下,还是答应了韩信的要求,封他为齐王。可这在刘邦心里留下了阴影,也为后来韩信之死做了铺垫。
其次:不听谏言,优柔寡断
韩信在齐国收服了一谋臣蒯通,此人确有先见之明,曾向韩信力谏,望其自立为王,形成三分天下。另二者为项羽和刘邦。然韩信虽有此愿,但仍顾念旧情,对刘邦的知遇之恩没齿难忘,最终并未采取蒯通的建议。直到韩信死前才后悔莫及。
最后:被迫谋反且遭部将背叛
韩信搞不清楚合伙人与独立法人的关系,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不冷静地挟兵自重,要求封王,总于搭上了三族的性命。作为第一个谋求封王的汉初功臣,韩信封王动机使刘邦怀疑其将单干,从而决定将其合伙人身份开除。而张耳、芦绾、韩王信等汉初封王者,多与刘邦有私谊,没有人身依附关系,个人关系比较独立,所以没有韩信下场惨。
刘邦的部下中,嫡系是丰沛军功集团,此外也有些较亲密的外围组织。丰沛军功集团以曹参、周勃等人为代表,外围组织则以韩信、张良、陈平、吕泽、王陵、陈豨等为代表。汉初三杰,其实与刘邦的关系都类似于合伙人,刘邦对他们很尊重,但他们也要有个分寸。当然最大的合伙人是吕后、吕泽兄妹,他们不求股份,只求刘盈能正常继位。想一想英勇神武的项羽,刘邦、范增、彭越、英布等一个个曾经的合伙人与他分离,两相对比,还是不得不感叹刘邦的气度远高于项羽。
怎么做好一个合伙人,是很困难的,因为总裁肯定会怀疑你另起炉灶拉出去独干,甚至于雀占鸠巢。这方面,不论是萧何,还是张良,都比韩信做得要好得多。张良以帝王师的身份,与刘邦建立了高度的互信,其与刘邦的关系处理称得上是千古佳话。萧何因为资历高于刘邦,身份类似于国民党何应钦,与刘邦关系十分微妙,不过总体说来小心谨慎的他还是有惊无险。
与这两个只封侯的合伙人不同,韩信资历最浅,城府最浅,信任最浅,反而积极谋求称王,终于使得刘邦对其产生了深深的戒心。所以说韩信之死,与他自身也有很大关系。他虽然被封王,但破坏了合伙人制度,终于弄得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