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防线攻略 帝国防线boss攻略
一滴水能反射阳光。
一桩案,能彰显法治道理。
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信推出小案大道理 《纽约时报》的新时尚专栏,带你回顾那些闪亮的小案件,回味那些包含真相,感受每个司法案件所推进的公平、正义和正能量。
本期为您带来隐私执行案。
由于邻居在家里安装了摄像头,拍摄了袁叔叔的私人空间,他在60多岁时拿起了法律武器来维护他的合法权利。最近,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人民法院的执行下,拆除了与袁叔叔日常生活相关的摄像头和图像数据,曾经紧张的邻居终于握手了。
出于安全考虑,邻居刘在自建房二楼安装了摄像头。袁叔叔发现摄像头可以拍到卧室、厕所等私人空间后,多次与刘协商报警,但都没有完全解决。在过去的四年里,双方的冲突不断升级,变得越来越激烈。无奈之下,袁大叔于2021年6月向法院提起诉讼。案件一审、二审后,二审法院判决刘纠正摄像头朝向。判决生效后,刘未能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件确定的义务。2022年1月,袁大叔向蔡甸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法官受理案件后,依法与双方进行了调查和谈话。通过了解,发现双方对履行义务存在争议,重点是相机方向的调整范围。袁叔叔认为相机应该被拆除。刘认为,判决没有确定相机调整的具体方向和角度,没有执行内容,不能强制执行。
经过判断,法官认为,虽然判决没有明确调整摄像头方向的具体方向或角度,但根据合法权利保护的需要,方向调整应避免摄像头拍摄范围,调整拍摄范围不能侵犯袁叔叔的隐私,也不能让摄像头完全失去安全功能。检查现场发现,由于两个位置相邻,如果摄像头的方向只在平面上调整,就不能避免拍摄袁叔叔卧室、厕所等私人空间。如果方向垂直调整,摄像头将失去安全功能。
面对僵局,执行法官多次组织双方协商。一方面,向双方普及法律,解释法律,修复邻里关系;另一方面,向刘强调,安装摄像头确实侵犯了袁叔叔的隐私,并告诉刘拒绝履行,将被列入不诚实被执行人名单,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法官耐心的劝说下,刘终于拆除了摄像头,双方终于握手。
法官心语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人民法院
一级法官 王念慈
《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犯他人隐私权。虽然在自己家门口放置摄像头是出于安全考虑,但所有权利都应在合理的范围内行使,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本案中,刘某安装摄像头的行为超出了合理限度,侵犯了袁大爷的隐私权。此外,在住宅楼近距离安装可视门铃也可能因拍摄他人隐私而侵犯邻里隐私权。科技发展和隐私保护是一对主题。在享受高科技手段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不仅要保护自己的隐私,还要注意不要侵犯他人的隐私。
执行是保护公民人格权的最后一道防线。隐私权受到侵犯后,公民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就像保护物质权利一样。本案还提醒我们,有能力履行并拒绝停止侵犯他人隐私的被执行人,也可以列入不诚实被执行人名单,限制乘坐飞机、高铁、银行贷款等。情节严重的,甚至拘留罚款。
专家点评
武汉大学法学系教授
武汉大学法科研究中心主任
张红
本案执行的启示是,现代科技为日常生活增添安全感的同时,也可能成为隐私的危险源。执行是人格权法治保护的最后一公里。人格权胜诉案件的执行应以法律为标准,充分发挥执行过程的主观主动性,尽可能消除威胁人格尊严的因素。通过法院的有效执行,加强公民生活和平与私人信息秘密的司法保护盾,使公民在依法维护人格权时更有信心。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
漫画:白榕 | 编辑: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