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碑攻略 剑网三缘起扶摇点
特别声明:本文上传并发布了新华社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社账户的作者,仅代表作者的观点,而不是新华社的立场和观点。新华社只提供一个信息发布平台。
我一年四季都住在北京,很少回老家,但清明节回家的时候,总要去吴氏家祠祭祖。
家乡的吴家祠位于山东省胡城县吉山镇吴楼村东北角。家祠的南面是一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吴家祠墓地。我的曾祖父母和祖父母都埋在这里。
墓地最大的坟墓是吴楼的祖先吴春的坟墓。墓前的碑楼里有一座古老的墓碑。由于吴氏祠堂气势恢宏,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内存家谱记载详细。此外,祖坟色彩简单,历经沧桑。祠堂和祖坟已被县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氏祠堂大门两侧,红墙青瓦,柏树林立。大门两侧一对精力充沛的石狮为祠堂增添了庄严肃穆的气氛。走进大门,是一个造型优美、雕龙画凤的六角石亭,是吴氏祖先泰伯的简介碑。再往里走,穿过宽阔的祭拜场地,就是坐在朝南的祠堂里。
祠堂外端庄雄伟,内神圣庄严。吴氏始祖吴泰伯和吴楼始迁祖吴纯的石像栩栩如生,端居家祠中。
吴家祠建于康熙48年(1709年),因吴楼村离黄河只有10公里,多次被洪水冲击倒塌,多次重建。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家祠历经沧桑。
1966年初夏,吉山公社造反派头牛某人举着造反合理的旗帜,带着一群受极左思潮影响严重的不明群众。以破四旧,立四新的名义,他气势汹汹地来到祠堂,突破了吴氏族的阻挡,极其武断地强行剥去祠堂,并将祠堂大门两侧悬挂的让岐山移荆山,隐德跳佛迁胶州到濮州藏龙卧虎白底黑字古色古木古联之一炬。
一座经久不衰的吴氏祠堂被这个人毁了。从那以后,吴楼的吴氏族人已经将近30年没有祠堂了,他们无法向祖先致敬,感到非常失落。
1995年春天,吴氏族人要求重建祠堂和续建家谱,并积极筹集资金捐赠。重建时,为了扩大建筑面积,祠堂从原址向东移动约100米。
2013年左右,吴氏族人筹集资金重祠堂进行翻新,内置祖先和祖先的石像。祠堂内新建石亭,院内外种植柏树等绿化苗木。祠堂门和祠堂门两侧放置了一对石狮,院墙也被美化了,整个祠堂更加壮观。家族中的重大活动和重要事项都在祠堂里举行。
重建家谱也相当完善详细。
说到家谱,就要追根溯源。
3200年前的商朝末期,黄帝的后裔,当时的周部落首领周太王古公和父亲,在陕西岐山定居。他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三子季历。季历的儿子是历史上著名的周文王姬昌。
周太王看到姬昌才华横溢,相当皇帝,想传给他,但按照传统习俗,只能传给长子泰伯。泰伯理解父亲的想法,不仅没有嫉妒,而且还秘密地与二哥仲雍讨论了如何放弃王位。他们一拍即合,以父亲的名义离开了周部落。
周太王去世后,季历和他的儿子吉昌询问到了泰伯和仲雍,希望他们能回到部落继承王位,但兄弟俩坚决拒绝了。他们避开了季历的父子,直奔东南,来到了无锡和苏州的荆蛮之地。
从当地习俗、头发纹身、捕鱼、中原先进文化和耕作技术到当地,大力修复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很受当地人民欢迎,前来参观,只有马,泰伯被当地人支持为国王,建立钩吴,经过几代艰苦创业,终于奠定了吴的基础。
泰伯无子,死后由仲雍继承王位,其子孙代代相传,吴国逐渐强大起来,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吴国延续到夫差登基后,因为夫差雄心勃勃,军国主义,亲远贤,沉迷于西施的美丽,最终被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打败,夫差自杀而死。是他毁了吴国700多年。
吴国灭亡后,虽然后代四处逃亡,但他们不忘祖先创业的艰辛和成就,牢记亡国之耻,以国名为姓,在不同地区发展壮大,繁衍后代。
由此可见,吴姓的始祖是泰伯,仲雍是血统传世后的。
我们胡成县吉山镇吴楼等村的祖先,是吴王夫败国后流落山东莱州的后裔。吴克友、吴克恭、吴克敬,原籍山东省莱州府胶州赵贤乡牛沟社,来到东昌府濮州东南60里吉山英水之左(今胡成县吉山镇吴老家村),在明朝洪武元年找到了落脚之地,于是建村立业。
克友六世孙吴春发现,吴老家西北5里处的洪恩寺是一片风水宝地,于明万历第一年(1573年)和家人在洪恩寺东部建村,取村名为吴楼(即现在的吴楼、吴店、牌坊楼)。到目前为止,已经有400多年了。后人遍布全县、运城、菏泽牡丹区、巨野、单县等地。成为鲁西南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们县的的祖先大多是明洪武年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的。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斌的后裔。现在住在孙家乡、孙花园等村的居民都是土著居民,但一些姓孙的居民,比如我妻子的孙家,也从洪洞县迁来。
家谱的重要性,中国人都很清楚。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人的共同体主义是家族纪念祖先的工具。传记文献,换句话说,家谱,也是为了发族发展,寻求保存的财富,希望我们的家庭发扬家族的概念,推动国家。
毛泽东同志指出,通过收集家谱和家谱进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社会形式发展的总称规律,也可以为人文、聚落地理等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家谱是描述血缘集团世界和重要人物的载体,是国史和方志的重要补充,是中国历史的三大文献之一,是证明家庭归属的身份证,是子孙后代的根源。
没有家谱,找根问祖犹缘木求鱼,追根溯源。因此,建谱是增强一个家庭最具凝聚力的途径。一个系统完整的家谱可以激励人们热爱家庭,更好地提高家庭凝聚力,弘扬家族历史文化的优良传统,从而热爱家乡,进而更加热爱祖国,为振兴家庭和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吴氏吴楼支系家谱始于公元1730年,后来多次续修,是吴氏宗族传世之宝。始迁祖吴纯第11世孙增贡生公在兵荒马乱时负谱以逃,复受黄水载谱以避灾,谱之不失。我们公舍家保家谱的事迹在国内广为流传;继有前人崇仁公理清脉络,顶着烈日,冒着严寒,千里迢迢,四处奔波,想尽一切办法找资料,仔细研究,使家谱不仅保存完好,而且更加详细。
1995年,吴氏族积极筹集资金捐款,大规模续建家谱,重建祠堂,将家谱续建至鲁西南谱100世,俗称百世连环谱;自2012年以来,家谱已全面大规模续建,并在原鲁西南谱100世的基础上连续至最低一代的107世(即中国吴氏大宗谱的112世)。
族谱内容涉及周边五县、市、区60多个村庄,以及其他省市的吴氏族人。族谱共五卷,全部电脑制作,图文并茂,精装成册,书籍版、电子版、各门谱一起出版。这是我们支部族人寻根问祖、追根溯源的幸事。
在整个续修过程中,吴延卿和吴维海竭尽全力,不顾严寒酷暑,到处收集资料,核实真伪,经常忘记吃饭睡觉,挑灯夜战,为吴楼支系族谱的完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吴延卿的《家谱序》和《吴姓简介》内容丰富详细,受到吴家人的好评。
父母去世后,我是家乡吴氏家族中年龄最高、同龄人中年龄最大的人。因为我祖先的贫穷,我通常被称为贫穷的大一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我的家庭已经摆脱了贫困,我的孩子们也在北京和济南定居下来。我儿子的家人也成了北京人。
1995年续家谱建家祠时,我先后捐款1000多元;2012年,当我的家人重建祠堂,重新续家谱时,作为我的长辈,我捐款了1万多元,为振兴我的家庭做出了微薄的贡献。
许多宗族积极捐赠物品。家居吉山镇侯盖村的吴延朋尊雕祖先泰伯石像和祖先吴春石像,捐赠书写吴家训的大理石牌匾和神台;吴楼村的吴金玉向吴家祠门捐赠了一对石狮,位于大门两侧;吴道胜捐赠的吴家祠牌匾挂在祠堂门上方。
现代时期,吴姓的繁荣是前所未有的。吴氏家族遍布中国,是中国第十大姓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2%;吴氏家族在中国、香港、澳门、台湾、东南亚、欧洲、美国和世界各地随处可见。
吴氏族人与吴桂贤同志(前排中)合影,后排右二为本文作者。
2015年11月下旬,世界第四届吴氏宗亲大会在福建省石狮市举行。吴桂贤同志和来自国内外的200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吴氏家族聚集在一起,弘扬吴文化,实现中国梦。
以宗族为纽带,弘扬至德精神,汇聚国内外吴氏宗族的智慧和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中释放正能量,使吴氏文化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光彩。
我和妻子被邀请参加这次活动,对吴家族的历史和发展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认识到这是维持吴家族血液和吴家族友谊的重要环节。会议期间,福建吴家族和海外吴家族向会议捐款100多万元,支持吴文化事业为祖国的发展服务。
会议对与会者的所有住宿都是免费的,足以突出石狮市吴氏家族对吴氏家族情感的倾注,让每个与会者都能感受到吴氏家族,这是题外话。
衷心祝愿吴氏家族越来越繁荣,为祖国的未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章初稿后,经宗亲吴延卿认真审核补充,谨表示感谢。
2020.5.19.
文/吴聚云
编辑/毛秘《白浪情》
来源:新华 宏哥有话说